普洱学院“三下乡”:感受佤族织锦,探索非遗密码

作者:时间:2025-07-14点击数:

7月8日至12日,经济管理学院“‘锦承佤韵’非遗解码实践团”到西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文旅调研、传承人访谈、民众调查、非遗体验、对策研讨”五位一体的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佤族非遗织锦实践活动。

de0cec003bfc8eed464edcaeef2a667

一、文旅调研:解码非遗产业新图景

  队员们走进西盟县文化馆,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佤族织锦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以及织锦传承发展的情况等。据了解,2011年佤族织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盟县通过成立织锦专班、假期织锦培训班等多项举措助力佤族织锦的传承和推广。

cc175cc90c3b900b58354dfbf414fd6

二、走访传承人:聆听非遗技艺的时代脉搏

  团队师生深入非遗工作室和村寨中,与多位非遗织锦传承人就佤族织锦的传承、发展和挑战展开了深度交流访谈。在传统技艺的加持下,佤族织锦传承人们通过加入咖啡纱线体现地域特色、融入现代元素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佤族织锦更加鲜活和符合时代发展。

63d620c0da7a05c0fb376808f58caf6

48c6e9b76d2a1ee5bc4f03c68ba006d

a69b1ed68cfc6e24891ca7db065b2f4    

三、民众调查:挖掘非遗传承的民间力量

  抵达西盟县后,实践团迅速投入到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工作中。同学们走街串巷,从对织锦的认知、参与非遗织锦保护和传承意愿、对策建议三个主要方面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

5533358faad32bf8d80e589baf9a7af

ea060f4250ea2abf5c934e8b8d0106f

四、非遗体验:在经纬交织中感受匠心

  在实践中,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佤族织锦的制作,并参与了织锦元素文创产品的制作,深切感受到了织娘在织布劳作中的不易,对佤族织锦的艺术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感受。

35cb0eb765cc5a4e30e7f7b3ffdb43e

38333514ee336639bc99fab37026528   

 五、对策探讨:共绘非遗传承新蓝图

  通过多日来的调研走访,团队师生对佤族非遗织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调研成果、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认识到佤族织锦的传承之路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就,但前行道路上依旧荆棘满布,困难重重。团队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积极展开策略性探讨与深入研究。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师生深入挖掘了佤族织锦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传承人坚守的匠心,也认识到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非遗活化路径,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Copyright 普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